標籤

野米時蔬

禾本科的「菰」是稻米的遠親,生長在寒冷的淺水湖沼。菰又稱「野米」,它是北美洲的原生穀物,也是印地安族人的重要糧食。過烘乾的野米,形狀細長,黑中帶點墨綠色。炊煮野米需要更多水分,熟成時間也比較長。從鍋子裡冒出來的蒸氣,聞起來有一股茶和堅果的香氣。我想將煮熟的野米做成炒飯。
先選擇用來煎香的材料。新鮮的木耳菇類,還有豌豆,搭配起來有種冷靜、神秘的色調。加入白洋蔥、青蔥一起剁碎。我想用一點傳統的蘿蔔乾,這來自我購買有機蔬菜的攤販贈品。老闆娘的母親在嘉義鄉村,從栽培蘿蔔苗到鹽漬、日曬,親手製作的,希望能拿去賣好價錢。她告訴我,現在誰要買蘿蔔乾?捨不得拒絕老人家,於是帶來市場送給客人。帶著故事的蘿蔔乾,風味變得酸甜複雜。利用蘿蔔乾的鹹味,也就不需要再加鹽份了。
以椰子油將材料炒香,接續加入豌豆和玉米粒。然後把汆燙過的蝦拌進來,灑一點深沉芳香的何首烏粉,靜置一下。
這時候準備一些配菜。這是事先燙去表皮的小番茄。小番茄在做菜過程中放進烤箱,慢慢烘乾水分,濃縮其滋味。取出蝦,並將烤番茄、高麗菜、紅萵苣一起搭配。炒香的蔬菜混合野米,加入黑橄欖再拌炒,讓野米吸收味道。
我喜歡這樣的比例,豐富的蔬菜和米飯。讓人充分感受到天然食物的營養。
最後,用一點Aceto Balsamico醋提味。芳香怡人的午餐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