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

澳花瀑布

天還未亮,簡單準備一下就出門去。
又來澳花瀑布賞景。寂寥小村,石子路又改道;而溪水,依然澄澈湛藍。
上午的光線,將眼前一片氤氳化為虹彩,滲透沁涼。表情豐富的水,石縫間的苔,頗為迷人。


貝幣_金環

遠古石代,貝殼作為貨幣,現今使用的文字,亦多有「貝」部融入。
貝幣多自華北出土,典型春秋時代的型式,一面磨平,另一面則保留殼齒。磨去螺背為方便串成單位。透過圓孔,看見海貝內部的右旋構造,根據殼齒排列,可以辨認出這三件貝幣,即現今所稱之「金環寶螺」。


金環寶螺廣泛分佈於東非、印度、太平洋區,可說是潮間帶最常見的海貝。古人生活在內陸,取之不易,因此備受珍視。金環寶螺極為普遍,棲息海域相隔遙遠,其外形差異甚微。臺灣四周沿岸、外島,金環寶螺亦常見。體態渾圓隆起,金色環線特別醒目。來自小琉球嶼情人洞海灘,殼緣厚重略呈粉紅色。


金環寶螺族群,在太平洋赤道南方出現形態不同的種。因殼體周緣鼓脹而稱之為Bulging Cowry。環線多為橘色。Bulging Cowry還有一個侷限的族群稱為nubilis,橘色環線消失。背部呈灰藍色。來自Tuamotu群島,Tikehau Atoll的潮間帶,長22mm。


澎湖將軍澳嶼的金環寶螺,攝於金瓜仔礁潮間帶22:50



綠竹筍

從一袋還沒見光的筍堆裡,精挑了三支回來。
煮綠竹筍很簡單,只要花點時間處理。清洗,削整一圈;並欣賞芽基部帶絲絹般的光澤。早上燜煮到散發清香,熄火降到室溫,已經中午。
包籜對半切開,看出芽已有雛型間隔。剖面呈三角形的生長端,不就是「筍」字的象形由來?
品嘗肥碩的部位甜美多汁;最具滲透力的香酚,則集中在芽尖。


陶_釉試驗

五下的小孩想做陶。
先從礦物/釉藥這個層面來嘗試。其實利用的是「氧化鐵」的單元,實驗產生的鏽液,塗上陶坯,入窯試燒。
我們還加了光怪陸離的雜物,看看Yolanda的手法:光芒海扇蛤燒成灰結合透明釉呈蜜色。黑角閃石熔融表面具玻璃光澤。燒到1120゚C,緩緩降溫後的效果。


麟山鼻_風稜石

週日又去麟山鼻遊玩,這時節恰巧避開人潮。喜歡佇立於風稜石塊間,欣賞那毫不圓融的斧劈銳脊。正逢濱排草花遍地盛開,當然,塑膠垃圾更是繽紛。
近午間遇退潮,沿著海岸逛,一轉身,赫然發現長2公尺餘的大物體!一頭擱在石塊間的鯨,在陽光烘曬下已略為腫脹,一股鹹脂肪味。我爬到岩石上方,看著牠傷痕累累的軀體,想說該怎麼辦?一旁岩縫冒出來的野百合,還兀自散發著芬芳……
隔天早,鯨豚協會的Kou和海巡隊到達現場要處理善後,結果竟找不到牠,該不會晚上被潮水沖走了?



合歡山北峰

空曠的高山箭竹原,穿插一叢叢黯藍禾草。
中午抵達山頂,陽光隨著快速移動的雲層,忽明忽暗。



小大佛塔芋螺

帶兒子去牯嶺街。
想找一張郵票,當初印錯了,而這些錯誤很有趣。
「哦!台灣第一套貝殼郵票啊!」
「真巧!昨天也有一個小朋友來找這個……」
「剛好有把它整理出來。」
民國60年出版的首日封,現在只值面額價16.5塊(4張一套),集郵市場早已崩盤了吧!找的就是這一張:
5元的小佛塔芋螺,僅次於8元的龍宮翁戎螺。想當年這兩種貝殼是如何貴重,名聲也常感染觀者的虛榮心。5元小佛塔拍攝色溫偏紅,最關鍵的是製版時印反了,變成一顆左旋的芋螺。提供這件貝殼的學者藍子樵先生,在他的著作《台灣稀有貝類彩色圖鑑》中,曾敘述證實過此事。小佛塔芋螺學名Conus stupella,殼面上的小方塊花紋,斷續環列,特徵實為顯著。白底透著淡淡的粉紫色調。現在至西南太平洋也能發現這種芋螺,不過此郵票將學名印成Conus stupa,卻是另一種更為厚重的大佛塔芋螺,主要在台灣東北海域發現,算是台灣近海特色深海動物。不論大、小佛塔芋螺,棲息的環境皆為泥沙底,要找到一個殼面平滑無疤者,還是很難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