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trophytum asterias cv. Gokuukabuto
回顧富春山居圖特展兼論倪瓚六君子圖
(翻到一篇2011年7月6日的舊稿子)
週六18點半,故宮博物院開放免費參觀。
滿懷期待,特地去看元代黃公望(1269-1354)的
富春山居圖特展,一接近展間,
就被超長隊伍擋住,預估要排2個小時!
還好可以從出口逆向進入,許多相關的重要畫作,
搭配著展出,這部份也很精采。
另一位元代畫家的作品,特別吸引我。
倪瓚(1301-1374)的六君子圖,出借自上海博物館。
第一次看見這件原作,才知道黃公望曾在此畫右上方提字,
六君子圖完成於1345年,當時倪瓚45歲,
而黃公望已經76歲了,兩年後,
富春山居圖才開始著手繪製。
「遠望雲山隔秋水。」
黃公望提六君子圖首句,
呼應倪瓚一河兩岸的平遠構圖。
這樣的佈局基調,往後經由倪瓚
不斷地複製,愈形素淨。後人推測,
六君子圖中這六株樹分別是
松、柏、樟、楠、槐、榆,有其象徵意義。
考據倪瓚作品風格,常將其歸入江南景致的描寫傳承。
至於富春山居圖長卷,是黃公望花費了3年,於
1350年完成的鉅作,其中有一段樹石構圖,
讓我聯想到倪瓚的六君子。
稍加分辨,黃經營整體構思,倪則專注於樣式處理。
圖左是倪瓚所繪的六君子,樹根與坡面清晰連結;
右圖是富春山居圖中段局部,黃先用淡墨上坡地線條,
再畫樹木添補,背景的橫線,甚至率意地從樹幹中浮現。
並置來看,兩者在運用墨色濃淡對比、枝葉襯托上,
還是可見相通的手法。
參考兩位畫家的創作自述,理解各自重視的觀點。
1366年,陶宗儀著《輟耕錄》中,收編了黃公望
留下來的《寫山水訣》計32則。
摘錄其中兩則為例:
第5則:畫石之法,先從淡墨起,可改可救,漸用濃墨者為上。
第22則:或畫山水一幅,先立題目,然後著筆……春則萬物發生,
夏則樹木繁冗,秋則萬象肅殺,冬則煙雲黯淡,天色模糊。
可見黃公望的筆墨,著重過程,每一筆漸次加乘,
經營出蓬勃動勢,表現出四季變化的生機。
可想而知,富春山居圖的壯觀與豐沛。
至於倪瓚,也留傳一份精要的創作論述,
就在富春山居圖完成的1350年,他應外甥要求,
寫下《樹石圖譜》並附題識(現藏台北故宮,未在此次展品之列)。
舉畫樹為例:
畫家在此拆解示範,他那引人入勝的清雅風格,
是如何構成。提到畫樹,首先提出
疎、密;濃、淡的對比效果:
「疎者不厭其為疎,密者不厭其為密……」
「用墨隨意,始見天真;用筆猶勁,乃是得法。」
「春則墨葉稠而濃,夏則密而鬱,秋則疎,冬則落。」
從倪瓚的書跡可以看出,筆鋒沾上濃墨,寫到漸淡、
乾澀的層次,不就是所謂筆有春夏秋冬的隱喻?
在此,還須配合他那帶有隸意的書法線條,準確地運行。
畫樹考慮到正反佈置、夾雜斟酌,然後是墨葉與季節的呼應。
倪瓚的「天真」,來自嚴謹法度反覆地循環精煉。
以寫石為例,開頭就強調:
「凡寫石不可用鈎法……」
用筆順勢稱鈎,逆勢稱勒。看來倪瓚反對順勢鈎寫山石輪廓,
他認為那會產生刻板效果。原則上,古朴、秀麗是
倪瓚寫石所追求的目標,接著說明技法:
「要古朴,須少皴;要秀麗,須多染石腳。
可寫小石為佐,隨地坡廣窄為之。」
倪瓚寫小石或坡腳的部份,可見披麻皴與渲染、點苔的應用,
這種技法源自10世紀末董源所開創的路線,到11世紀後半,
畫僧巨然的作品中,更見這種小石堆疊的典型特色。
不過,他卻提到宋代山水所發展出來的斧劈法,
這種宮廷畫家慣用的風格,已不受同時代文人的認同。
「古人專用斧劈、丁香、馬齒等法,今人不能,
乃云古法有俗工氣。故專師李唐披麻法,學而不能,是為兩失。
余二石雜用古今,尔自體認。」
以寫石自述為例,得知倪瓚從斧劈皴這類技法,
擷取方折的構成角度,產生量感張力,同時,
捨棄其輪廓線,以逆勢皴擦,結合濃淡用墨,
提供視覺上,坡地、石塊的受光與陰影之正反寓意。
不過,提及李唐披麻法,似有誤植之處,倪瓚行筆至此,
李唐所擅長的斧劈法,似乎還在心目中圍繞。
從《樹石圖譜》看出倪瓚創作理論的獨特之處。
倪瓚完成樹石圖譜時,元代的政治背景已經步入紛亂時期。
30歲時繼承家業,倪瓚曾度過10年富裕安逸的生活,
也奠定他精緻文化修養的基礎。自1340年起,元朝開始對
富庶江南強徵地賦,他在行動上,逐步散盡家產。
到了1352年發生紅巾之亂,倪瓚甚至避居船屋,在
太湖一帶雲遊。1358年,張世誠攻下江南地區,
籌備新政權的過程中,也曾找過倪瓚,又促使
他於1366年移往松江地區隱居。1367年張世誠敗在
朱元璋手下,明朝政權成立,在接續的15年間,蘇州當時
最重要的文人、隱士,陸續因政治事件而喪生,
倪瓚晚年時,必定聽聞了朋友遭迫害,種種令人震驚的現實。
640年前,倪瓚在夏日7月5日,畫了一幅疎落的山水,
亭子裡空無一人。仍然是一河兩岸的母題。
兩年後,受畫人檗軒翁攜此畫來,請求題詩,將轉贈給
倪瓚故鄉無錫一位仁仲醫師,詩中提到「容膝齋」即
仁仲醫師的居所,這幅畫也因此有了主題。
《容膝齋圖》完成於1374年,無疑是倪瓚的代表作品,
他的畫理詩意,在此完整呈現。20多年流浪至此,
倪瓚終於返鄉,或許他去看過仁仲醫師。
同年8月,倪瓚病逝故鄉無錫。
整個暑假,《容膝齋圖》都會在故宮展示,
不會有人潮來爭睹這幅立軸。可以佇立在畫前,
看一位畫家如何用平淡來回應他所面對的亂世。
附註:
倪瓚 《樹石圖譜》(1350年),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。
寫闊葉樹5則,間以竹2則,松1則,石3則。
陶宗儀 《輟耕錄》(1366年),上海,1922年重刊。
收錄黃公望的《寫山水訣》計32則。
宋偉航等譯 高居翰(James Cahill)
《隔江山色Hills beyond a river》(1994年),
臺北,石頭出版。完整再現倪瓚身世,並藉以分析作品的表達寓意。
石守謙 《風格與世變─中心繪畫史論集》
(1996年),臺北,允晨出版。
對於元代文化環境之變,到明初宮廷繪畫的取向提出論據。
卓立譯 余蓮(Fançois Jullien )
《淡之頌 Eloge De La Fadeur》(2006年),臺北,桂冠出版。
開頭第二章,〈平淡的山水〉,結尾〈平淡或力量〉,皆提及倪瓚的山水作品,對於「平淡」的審美專論。